蘇醫師因健康問題自12月25日起休診。 在診間候診時,請全程佩戴口罩,儘量保持社交距離,謝謝合作!

蘇仁和耳鼻喉科診所
  • 首頁
  • 診所簡介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衛教園地
  • 相關報導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更多
    • 首頁
    • 診所簡介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衛教園地
    • 相關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
蘇仁和耳鼻喉科診所

  • 首頁
  • 診所簡介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衛教園地
  • 相關報導
  • 聯絡我們

衛教園地

耳鼻喉間的橋樑 ─ 耳咽管與中耳積水

可曾聽說過有些人抽菸時能夠把由嘴裡吸進去的煙,從耳朵中冒出來?又是否曾有經驗,在擤鼻水時,偶會感覺有股氣往耳朵衝?那麼耳鼻喉三者真的是相通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而它們彼此之間連繫的橋樑,便是我們要談的耳咽管。耳咽管也叫歐氏管,簡單的說,它的功用就在平衡中耳腔內的壓力。當外界的壓力低於中耳內壓力,如登山、搭飛機時,它便會開放使中耳壓接近於大氣壓力。同樣的,當大氣壓力高出中耳壓力時,它也會促使其開放,來達成平衡的功能。


因此,當耳咽管的功能失調時,首當其衝的便是中耳壓力的變化。中耳內殘存的空氣會逐漸的被組織吸收,形成負壓的狀態;此時病人會有耳內閉塞感,外觀看則耳膜逐漸呈現凹陷樣;若病變繼續進行,則中耳漸近真空,反將周遭組織液吸出而形成中耳積水,患者之聽力障礙也愈趨嚴重。耳鏡下觀察,亦可經由耳膜看到液體的蓄積。事實上,耳咽管功能的正常與否,也正是中耳積水發生的最主要因素。


那麼,什麼樣的情況會引起耳咽管的病變呢?概略言之,可分為機能性及機械性障礙兩類:耳咽管的開關,主要是由口蓋的一條小肌肉在負責;當口蓋結構有了問題,如常見的顎裂患者,則他們的中耳機能也常受影響,此即機能性障礙。機械性障礙則指經由鼻炎、咽炎等發炎反應,或如腫瘤增生等所導致的阻塞效應,謂之機械性障礙。


幼兒時期,由於耳咽管較短且直,上呼吸道感染時易侵犯至管道內,連帶的也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的併發症;而且孩童的咽部淋巴組織如扁桃體、增殖體均較肥厚,再因發炎腫脹,更會阻擋耳咽管的開口,而加重中耳病變的徵候;若是未予適當治療,便可能殘留中耳積水的後遺症。相同的情況也可能發生於鼻咽部腫瘤的患者,他們可以 因為腫瘤阻塞或壓迫管道所致,也可能由於接受放射線治療,影響了 正常黏膜功能,而遺留下中耳積水的現象。雖說如此,比之腫瘤之侵害總是好多了。另一常見的致病原因,則是口蓋裂的患者,因為口蓋肌肉的缺損,影響了管子開閉的機能,所以併存中耳積水的比率也相當高。


中耳積水形成的過程中,初期會因中耳壓力的平衡不定,產生時好時壞的耳內阻塞壓迫感;等到積水發生後,便可能導致持續性的聽力障礙,而在這期間中卻少有疼痛、耳漏的症狀。藉助聽阻聽力測驗 ,可幫忙診斷此疾病,及了解壓力失調或積水的程度,尤其對孩童來 說,是一種並不痛苦卻又簡易有效的方法。


一旦懷疑或確定有中耳積水的存在時,治療的方向,則分別針對其病因予以解決,若是初發者,仍可利用耳膜穿刺吸引的方法,配合誘發原因的治療尚有痊癒的機會;唯對嚴重的積水患者,或一時之 間無法完全恢復其功能者,如口蓋裂患者,需經一系列的矯正治療,或如放射線治療後,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者等,則可考慮施予吸引術,或放置中耳引流管,以此一卡於耳膜上的小管,暫時取代耳咽管的功 能,來平衡中耳腔內外的壓力。待潛在病因消除後再予移除,則可避免聽小骨或中耳黏膜因長期積水造成的傷害,而遺留下永久的聽力障礙。


更多常見問題 

進一步諮詢

如果您仍有任何疑問,歡迎來信或於營業時間內至門診諮詢。

與我們聯絡

蘇仁和耳鼻喉科診所

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11號4樓之1

02-27410843

Copyright © 2021 蘇仁和耳鼻喉科診所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

本項服務由蘇仁和耳鼻喉科提供

公告

12月25日起門診暫停

蘇醫師因有事休診

Cookie 政策

此網站使用 cookie。如果繼續使用此網站,代表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。

接受並關閉